生物安全柜是一种在微生物学、生物医学、基因重组、动物实验、生物制品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安全设备,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一级防护屏障中最基本的设备。
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柜内空气向外抽吸,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,通过垂直气流来保护工作人员;外界空气经过高效滤器过滤后进入安全柜内,以避免处理样品被污染;柜内的空气也需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再排放到大气中,以保护环境。正确操作生物安全柜可以完全保护工作人员、受试样品,并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。
生物安全柜分为三级:Ⅰ级、Ⅱ级和Ⅲ级。Ⅰ级和Ⅱ级生物安全柜可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,而Ⅲ级生物安全柜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实验。
超净台是为了保护实验材料而设计的。
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预过滤器,经由静压箱进入高效过滤器过滤,将过滤后的空气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状态送出,使操作区域达到百级洁净度。
超净台只能保护样品,不保护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。
总之,生物安全柜是负压的净化工作台,能够全面保护工作人员、样品和环境,而超净台只是保护操作对象。在实验中,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内容选取合适的操作平台,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,同时确保个人安全和环境安全,防止潜在的感染风险。
1.生物安全柜使用注意事项 .
准备工作: 在工作前要让生物安全柜的风机至少运行3-5分钟,使柜内的空气实现自净。摘下所有首饰,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,例如实验室外套、手套、护目镜和口罩。在开始工作之前,要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,将所有必需的物品消毒后置于安全柜内,注意避免堵塞前进气格栅,并尽量减少双臂进出前面开口的次数。
使用过程 :将前窗移动到工作位置(“工作位置”中的“前窗”绿色状态指示灯亮),等待气流稳定(“气流稳定”绿色状态指示灯亮)。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区域应该保持整洁,不放与本次实验无关的物品,不要过度拥挤。物品应尽量靠后放置,但不得挡住气道口,以免干扰气流正常流动。柜内物品摆放应做到清洁区、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基本分开,操作过程应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,三区之间无交叉。所有操作在工作台面的中后部进行。使用搁手架,增加手臂的操作自由度,防止阻挡进气口以维持安全气流。工作时,尽量减少手臂的快速移动,尽量减少背后人员走动以及快速开关房门,防止干扰柜内气流稳定。柜内操作期间,严禁使用酒精灯等明火,以避免产生的热量产生气流,干扰柜内气流稳定,且明火可能损坏HEPA过滤器。在实验操作时,不可打开玻璃视窗,应保证操作者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。
使用后清理台面,及时消毒工作完成后,系紧用过的生物废物袋,对安全柜内壁、后壁、工作台面和前窗内侧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。从安全柜内移出手臂之前,一定要进行表面消毒处理,然后垂直于工作区开口缓慢地移出。关闭玻璃前窗至适当位置,将生物安全柜调至待机模式。然后按“风扇”按钮关闭鼓风机。紫外灯照射30分钟,紫外光对人体有损害,需注意个人保护。
2.超净工作台使用注意事项.
准备工作:检查状态标志,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。开启风机,先将台面擦拭干净,不用的物品移出超净台,关闭风机。使用前30分钟打开紫外线灯,拉下防尘玻璃挡板,对工作区域进行照射杀菌。打开风机,5分钟后进行操作。摘掉首饰,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手部、面部或身体防护。将需要使用的物品表面进行酒精棉擦拭消毒处理以后放到工作区域。
使用过程:不要将不必要的物品放入样品室。工作过程中只使用经过消毒和清洁的试剂和耗材等。操作时尽量避免人来人往, 避免在样品室或工作口前通过快速的手、手臂或身体运动引起空气湍流。超净台中如需使用酒精灯,切记需安全规范操作(酒精灯使用需遵照酒精灯安全使用规定,参见《北京大学药学院酒精灯安全使用规定》;台面物品需尽可能减少,易燃物远离火源;不要在酒精瓶身、手套沾有未干的酒精情况下去点灯)。
使用后清理台面,及时消毒停止风机运行。清洁机器和工作场所,紫外消毒。
实验安全无小事,防范未然记于心!